香港职场人压力早爆棚,内地人还在往上赶!
发布时间:2024-12-24
香港招聘平台CTgoodjobs最近发布了个关于香港职场人开心指数和压力指数的调查。
按行业划分,压力指数最高的前三大行业是实验室试验/电讯/金融类(银行/保险/证券/金融)。
压力最小的是餐饮类~莫名想起来之前网友说香港餐饮业服务者从来不内耗。 如果按地区划分,在九龙城上班的受访者压力指数最高,平均达到7.24。感觉最轻松的是北区工作的受访,平均压力指数5.91分。
另外压力也跟收入挂钩,收入超过4.5万的,平均压力指数都有7点几。而收入低于1.5万的,平均压力指数只有6.5左右。 从整体看,香港打工仔今年的平均压力指数高达6.86分(满分10分),只比去年下跌了那么0.02分。 港媒形容“爆煲”。
然而即使这样,还有大量的内地人才涌入香港。 香港2022年底宣布“抢人才”策略。截至今年11月底,各项输入人才计划收到的申请接近42万宗,其中26万宗已获批,约17.5万人才已携同家人抵港。大部分都是内地人。 为什么? 香港职场压力指数,还是比内地低的。 根据国际调查机构盖洛普(Gallup)发布的《2024年全球职场现状报告》,中国内地的压力指数全球第二,达53%,较香港高(49%)。
另外更直接的一点,香港工资高。 香港统计处数据,港人今年8月至10月就业月收入中位数为21,900元,按年上升1,400元。以“金融及保险”领衔,中位数4万。 香港的科技和金融行业出了名的高薪养才,彭博行业研究曾发布报告,指香港这俩行业薪金普遍高于狮城,差距最大达至46%! 香港此前也针对通过高才通来港的人才做过调研,结果显示他们的月薪中位数高达5万,其中¼月入10万。
而且香港薪俸税极低。 薪俸税也就是内地的个税。普通打工仔每年有13.2万的免税额,还有养育子女等免税项以及包括住宅租金在内的8个扣除项。 剩下的再按累进税率计算,税率最高17%(内地最高是45%)。 一顿操作下来,香港有一半以上的打工仔其实不用交薪俸税,另外20%的人全年交税也不到1,000元。
还有就是职场氛围。 对比起香港,女性在内地的花期短,适婚年龄怕你突然休产假,有小孩的提防你带娃可能影响工作。 反而香港职场没有性别歧视。无论什么性别/年龄,大家靠能力说话。同事也多有边界感,不想八卦你的年龄/感情状况。 香港重视将生活和工作分开,下班不回工作信息是共识。注重效率和结果,不鼓励无意义的内卷。不过金融行业还是有加班情况的,但多是多劳多得。 之前有个港漂在小红书发帖谈论“和香港人做同事的感受”,提到香港打工仔很喜欢讨论旅游,获得大量共鸣。有网友回复“人在办公室能吃到全世界不同地方的伴手礼”。 原因在于,香港法定节假日多(17天),年假也多(最长14天),请假完全不需要有羞耻感,都大大方方的不需要理由。随便拼一拼就能有超长假期。并且香港特区护照能免签全球171个国家/地区,真的是说走就走。
往大了说,香港发展机会更多。 除了薪酬/福利,部分内地高才/优才认为香港发展机会比内地好。 处在世界经济增长的完美位置,背靠祖国连通世界,既熟悉内地文化和营商模式,又兼具国际视野和经验。
作为全球国际金融中心,香港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金融体系,吸引了海内外优质企业/金融机构群聚,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。 最后一个侧面的因素——子女教育。
众所周知大部分内地人拿香港身份是为了更好地规划子女教育。 港籍身份,可以享受香港15年的义务教育,两文三语、国际化教育、小班教学…… 在升学上对比内地高考更是降维打击。 港籍生参加DSE,可报考香港本地/海外/内地大学。港校留给本地生(不管是否永居)的学额占比是80%左右,港八大的录取率达到32.64%。 拥有回乡证的港籍生,还能通过港澳台联考或者DSE成绩申请内地985/211。 像2024/25学年,DSE报读内地大学,录取率51.29%。如果看成绩达到划线门槛的考生,录取率达66.57%。实际上可能会更高,因为部分考生会被其他升学途径分流。 港澳台联考方面,2024年录取率58.25%。虽然2024年最低分数线有所上涨,但根据坊间数据,文科达线录取率是100%,理科达线录取率约为90%。 这样看来,好像也知道为什么有42万内地人在申请香港身份了。